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雄安新区管委会综合执法局: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城市广告牌匾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各地认真落实省领导有关城市广告牌匾整治工作指示批示精神,周密部署、全力推动、认真整改,城市广告牌匾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10月份我厅对全省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暗访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今年8月,我厅约谈了20个城市广告牌匾整治工作不力的县(市、区)和11个市主管部门。10月中下旬,组织有关专家对11个设区市和66个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暗访检查,另对9个创建国家园林城的市县进行检查。各地推进步伐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8月份我厅督查以来,各地普遍提高重视程度,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严格落实《河北省城市广告牌匾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和相关部署要求,统筹谋划、扎实推进,以喜迎建国70周年为契机,掀起了整治热潮,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推进举措有力。不断加大城市广告牌匾整治的宣传力度,各地主动对接中国建设报、燕赵都市报、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等新闻媒体,共完成市县电视报道500多次,网络宣传互动18000多条,刊发各种宣传稿件1200余篇。同时,开通省、市、县三级城市广告牌匾整治微信互动交流群,快速发送通知简报,定期推送工作动态,互通共享交流经验,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各地还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通过健全台账、定期考评、通报排名、现场督办、问题曝光、示范引领、奖优罚劣等措施,创新推进方式,加快整治步伐。
(三)整治成效明显。从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看,全省城市广告牌匾共摸排建账各类问题114.8万块(处)、完成整治提升113.6万块(处),整治完成率达99%,清理清除各类条幅布幅、宣传品(单)、“牛皮癣”小广告2100多万处(份)。绝大多数市县摸排建账的问题广告牌匾已全部拆除,实现了9月底前所有摸排建账问题广告牌匾“清零”目标。经核实,邢台、衡水、保定、张家口、廊坊、唐山、沧州、正定、晋州、阳原、乐亭、吴桥、黄骅、武强、清河、南和、鸡泽等市(县)城市广告牌匾综合整治成效较好、工作亮点突出,承德市区整治效果较8月份督查时有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整治标准不高。通过实地查看,个别县市沿街门头牌匾虽有拆除整治痕迹,但仍有部分墙体广告、流动广告、橱窗广告和“大花脸”没有清除到位。例如,暗访发现昌黎、古冶、丛台、桃城4县(区)存在个别地方整治标准偏低和整治工作不彻底现象。
(二)整治进度不快。个别市县主城区还存在部分墙体广告、楼顶广告、灯杆广告、跨街广告等。例如,暗访发现石家庄市、围场县、张北县、涿州市、武安市整体进度不快,成效不明显,仍需继续加大整改力度。
三、下步工作要求
时至年终岁尾,时间紧、任务重,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城市广告牌匾整治提升工作,各地要加快收官步伐,按时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强化工作督导。要持续传导压力,在高标准完成市本级整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所辖县区工作督促指导力度。适时组成工作暗访组,对所辖县(区、市)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并印发暗访检查通报和工作督办函,将发现的问题以清单形式反馈各县(区、市),责成实施销号式清单管理,督促整改落实到位;适时对工作推动慢、成效不明显的县(区、市)进行约谈。
(二)组织开展“回头看”。要认真开展城市广告牌匾整治工作“回头看”,及时对所辖县(市)整治情况进行逐街逐巷“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査漏补缺、及时整改,巩固成果、严防反弹。同时,要深度挖掘培育亮点,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提升整体水平。
(三)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尽快编制完成城市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置导则,制定出台广告牌匾设置管理办法;将城市沿街牌匾广告整治工作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日常信息采集范围,实行网格化动态监管,提升整治标准。要强化社会治理,积极动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广大市民参与,畅通、拓宽群众投诉举报渠道,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11月5日
附件: